怎樣判別檢測機床的差錯精度
1、直線運動定位精度檢
直線運動定位精度一般都在機床和工作臺空載條件下進行。按國家規范和國際規范化安排的規則(ISO規范),對數控機床的檢測,應以激光丈量為準。在沒有激光干涉儀的情況下,關于一般用戶來說也可以用規范刻度尺,配以光學讀數顯微鏡進行比較丈量。但是,丈量儀器精度有必要比被測的精度高1~2個等級。
為了反映出多次定位中的全部差錯,ISO規范規則每一個定位點按五次丈量數據算平均值和散差-3散差帶構成的定位點散差帶。
2、直線運動重復定位精度檢測
檢測用的儀器與檢測定位精度所用的相同。一般檢測辦法是在靠近各坐標行程中點及兩頭的任意三個方位進行丈量,每個方位用快速移動定位,在相同條件下重復7次定位,測出連續方位數值并求出讀數最大差值。以三個方位中最大一個差值的二分之一,附上正負符號,作為該坐標的重復定位精度,它是反映軸運動精度穩定性的最基本方針。
3、直線運動的原點回來精度檢測
原點回來精度,實質上是該坐標軸上一個特別點的重復定位精度,因此它的檢測辦法完全與重復定位精度相同。
4、直線運動的反向差錯檢測
直線運動的反向差錯,也叫失動量,它包括該坐標軸進給傳動鏈上驅動部位(如伺服電動機、伺趿液壓馬達和步進電動機等)的反向死區,各機械運動傳動副的反向空位和彈性變形等差錯的概括反映。差錯越大,則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也越低。
反向差錯的檢測辦法是在所測坐標軸的行程內,預先向正向或反向移動一個間隔并以此連續方位為基準,再在同一方向給予必定移動指令值,使之移動一段間隔,然后再往相反方向移動相同的間隔,丈量連續方位與基準方位之差。在靠近行程的中點及兩頭的三個方位別離進行多次測定(一般為7次),求出各個方位上的平均值,以所得平均值中的最大值為反向差錯值。